作者:钼都记者02 发布时间:2018-04-17 点击量:724
4月14日,太钢召开2018年科技质量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全方位深化科技质量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全力推进新时代太钢高质量发展。
太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高祥明就全面深化科技质量工作作讲话。太钢集团党委常委、太钢不锈董事长张志方主持会议。
高祥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公司科技质量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向广大科技质量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指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切实增强做好科技质量工作的自觉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质量是企业的品牌与生命。科技质量工作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是太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要素。科技既包括科学研究也包括技能和技巧,广大科技专业人员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技术研究;管理人员要发挥在规划决策、沟通协调、引导激励员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技术进步;要注重充分发挥蕴藏在全员中的潜力,推动全员学技术、用技术,加快提高技能水平,建立起一支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公司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要以辩证、系统、战略的思维和眼光正确认识和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降成本,讲求科学降成本,实现公司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高祥明指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科技质量支撑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大。科技质量工作必须紧盯公司战略需求、现实需求,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目标贡献力量。一是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扩大公司品种优势。提升各产业板块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目标、第一任务。要遵循公司发展战略,围绕首发、首创、首位,策划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要深化与下游用钢企业的合作,以技术优势契合下游用户产品发展趋势和深层次需求,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要用好项目命题承包等机制,赋予项目团队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创新热情。二是要加快推进短板工序的升级改造,关注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从质量设计和管控、标准化操作、质量攻关等层面深入研究质量问题的机理,改善薄弱环节和瓶颈工序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生产效率。三是要强化多元产业科技质量工作,在合作开发新技术新材料的同时,注重培养自身骨干力量,掌握核心技术;要在医疗健康、战略规划、人力资源、金融投资等专业板块和领域,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充分发挥好职能单元的规划、策划、参谋、助手的功能作用。四是要加强科技成果在安全环保等重点环节的开发推广应用,认真总结多年来公司绿色发展经验,立足自主创新,积极跟踪开发低碳洁净生产技术,集成先进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源的产生,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减排和循环利用技术与项目,实现更高水平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要积极研发应用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大力推进安全装备、监测监控与应急救援技术的升级,提高安全预警监测与防范应对能力,提高安全本质化水平,确保公司长治久安。
高祥明强调,要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强化同心同向的文化引领,用企业文化来塑造人、凝聚人、鼓舞人,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推动科技质量工作上水平的强大合力。要与时俱进完善公司文化,在保持公司文化体系总体不变的情况下,赋予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着力培育弘扬以奋斗者为本的进取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全员不甘于平庸、平淡、平常,通过脚踏实地的高质量工作与努力奋斗,为公司为自己创造价值;要以制度建设推进文化的落地,把公司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到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把公司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所提倡和所追求的内容,细化转化为一个个明确、清晰、可操作、可执行的行为规范,让公司文化在全员的工作中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实,实现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努力形成高质量发展人人有责、高质量发展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在高质量发展中干在前头、干到实处。
高祥明最后强调,有大担当才能干大事业,尽大责任才能有大成就。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广大科技质量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实现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的新突破,勇当太钢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共同全力推进新时代太钢高质量发展。
会上,太钢集团总工程师李建民作科技质量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17年科技质量工作,并对2018年工作作出安排。2018年太钢科技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质量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积极创新,全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降成本、提效率,实现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和工艺技术新突破,快速打造独具竞争优势的“三个一”精品产品,全面提升公司竞争力。重点工作是:全力推进质量大提升工作,实现产品质量快速显著提升;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全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技改项目的实施,实现工艺装备优化与创新,提质降本;坚持科技创新,完善知识管理,夯实长远发展基础。